思政课件站官方网站

早睡早起” 教学设计

发布时间:2020-07-15 14:58

统编版小学《道德与法治》一年级上册第三单元“家中的安全与健康”

“12 早睡早起” 教学设计(基础版)

广东省中山市三乡镇载德小学  吴谊谊

 

【理论基础】

    著名德育专家鲁洁教授认为,道德、道德的意义不是一种预先确定的存在,不是某种现成放在那里的本质,它是在生活中展开的,是在生活的实践中不断生成的。所以,道德的学习要回归到生活中,德行要形成与生活实践之中。

【课标根据】

本课是按照《义务教育品德与生活课程标准(2011年版)》中“按时作息,生活有规律”而编写的。针对当下学生生活中普遍存在的问题,拓展了早睡早起,如何才能按时起床以及怎样才能独睡的内容。

【教学目标】

1.知道晚睡的危害,及为什么要早睡早起。

2.知道怎样才能早睡早起,怎样才能坚持做到早睡早起。

3.知道怎样才能做到独睡。

【学情分析】

    学到12课时,一年级的学生在学校的学习生活已经超过了半个学期,虽然逐渐适应了学校的新生活,但是在家庭生活中,仍然存在一些不良习惯。如:早早做完老师的作业后,看电视、完手机到很晚都不睡觉;有些学生的爸爸妈妈晚上要加班工作,回来很晚,就不肯自己睡觉;有些学生从小被爸爸妈妈叫睡觉、叫起床惯了,经常赖床,不能自己早起。甚至有个别特殊情况的学生,已经一年级了,还赖着和爸爸妈妈一起睡,不敢独自在自己的房间,说睡不着。

【教学重难点】

1.教学重点:引导学生按时作息,有规律作息。

2.教学难点:引导学生学会独睡。

【教学方法】

讲授法  活动法  游戏法

【教学准备】

    视频、大纸箱、图片等

第一课时

【教学流程】

激趣导入

1.教师活动:播放《爱睡懒觉的小猪猪》

2.教师活动: 看完儿歌里的小猪猪,我们找找,我们班级里有这样早上不愿起床的小朋友吗?

3.学生活动:学生自己说说早上赖床的情况。

(设计意图:通过学生喜闻乐见的儿歌导入,激发学习兴趣。在引导学生回归自己生活的同时,发现没有早睡的现象。)
    活动一:没早睡,真糟糕

1.教师活动:引导学生看图,了解不早睡,会有什么样的结果。

2.教师活动:播放可可蒙动画视频,了解熬夜。

3.学生活动:说说熬夜的危害

4.教师活动:你有过和可可蒙一样的情况吗?

5.学生活动: 判断,下面的情景哪些是属于晚睡?

6.教师活动:小结,相机板书:没早睡  真糟糕

(设计意图:引导学生从教材开始学习,认识早睡。然后回到自己的现实生活,发现自己在家里生活习惯的一些不良现象,从而潜意识里开始关注自己的作息习惯。)

活动二:几点睡,才合适

1.教师活动:我们知道了不早睡的危害,那大家知道晚上多少点睡觉,才算早睡呢? 

我们现在先做一个小调查。请大家先说说自己平时的休息时间吧!(出示填空)

2.学生活动:学生对照课件上的填空,互相介绍自己的作息时间。

3.教师活动:全班交流

4.教师活动:抓住回答的契机,相机引导学生:说说为什么那么晚才睡觉呢?

5.学生活动:全班交流:几点睡觉才合适?

6.教师活动:介绍国家教育部印发的《义务教育学校管理标准》中的要求。(出示)

7.教师活动:组织学生算一算,几点睡,才合适。

(设计意图: 先利用课件的一个填空,引导学生回顾自己的真实生活,以利于接下来展开和同学之间的话题交流。 在学生回答中出现晚睡情况时,相机安排全班学生讨论:为什么会这样作息?旨在让学生在交流中对自己的作息习惯进行反思。出示教育部的管理标准,是让学生从小知道科学、合理的作息时间对身心健康的重要性。)

活动三:早点睡,按时起

1.教师活动:请大家互相讨论,怎样才能做到早点睡,按时起床呢?

2.学生活动:分小组讨论。

3.教师活动:组织全班交流:早睡早起的方法。

4.教师活动:小结,相机板书:早睡早起有办法。

(设计意图:引导学生自己想办法解决怎样才能早睡早起的问题。在互相讨论中,让学生重新建构自己的生活。)

课堂总结

1.教师活动:利用板书总结本课学习内容。

2.学生活动:拍掌齐读儿歌,巩固学习所得。

3.布置作业:回家请爸爸妈妈把自己每天的作息时间登记下来,完成“我的作息时间表”。(出示)

(设计意图:以充满童趣的儿歌结尾,在寓教于乐中轻松回顾,让学生理解什么是科学、合理的作息方式。布置课后拓展思维训练,是为了让学生每天坚持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。)

【板书设计】       

 12 早睡早起

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 没早睡    真糟糕

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早睡早起  有办法

第二课时

【教学流程】

复习导入

1.教师活动: 出示课后拓展思维训练——我的作息时间表,说说自己每天的作息时间。

2.学生活动:学生介绍自己的作息表。

3.教师活动:表扬有规律作息的学生。

(设计意图:通过运用课后的拓展训练,复习旧知,同时导入新知的学习。)

活动一:热身活动

1.教师活动:小调查——可以自己一个人睡的同学,请举手。

2.学生活动:说说不能自己睡的原因。

3.教师活动:当有学生说到害怕的原因是,相机介绍游戏---钻箱子(出示)

4.学生活动:体验游戏,谈感受

5.教师活动:表扬勇敢挑战的学生。自己一个人睡同样需要勇气!

(设计意图:这个小游戏的体验活动,是让学生在游戏过程中不知不觉中学会独处,学会一个人面对黑暗。为下面的教学做好铺垫)

活动二:我能一个人睡

1.教师活动:请大家互相说说,怎样可以一个人睡呢?

2.学生活动:小组讨论。

3.教师活动:组织全班交流,相机板书:请小台灯陪  请妈妈陪  请“好朋友”陪……

4. 教师活动:小结

(设计意图:通过组织学生讨论、交流,让学生明确学会独睡的方法。)

活动三:早睡早起,我能行

1.教师活动:出示几幅图,组织大家做出正确的判断。

2.学生活动:说说判断的原因。

课堂总结

(设计意图:通过判断的训练,旨在让学生学会运用课堂所学,解决实际生活中的现象。)

【板书设计】

            

12  早睡早起

   请小台灯陪

我能一个人睡         请妈妈陪

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请“好朋友” 陪

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……

【教学反思】

本课是依照教材内容设计的。为了课堂的连贯性,更易于老师操作,第一课时在教材内容的顺序上稍作调正。因为涉及到学生家庭生活,所以老师在课堂上的引导语言,尽量联系班级学生的实际情况。

在第一课时和第二课时的衔接处理上,设计中运用了课后拓展训练——《我的作息时间表》。这样既易于完整地教学,也更能培养学生在家庭生活中早睡早起这一良好的作息习惯。

扫一扫在手机上阅读本文章