思政课件站官方网站

“快乐过新年”教学设计

发布时间:2020-08-11 14:52

统编版小学《快乐过新年》一年级上册第四单元“天气虽冷有温暖”

“15 快乐过新年”教学设计(基础版)

广东省中山市东凤镇永益小学  黄燕芳 邓靖雯

【理论基础】    

中国著名教育理论家鲁洁指出:“德育课堂是一个探索生活意义的课堂。它要使儿童逐渐去理解和体验:生活是有意义的,生活中的我是有价值的,它还要在不断丰富儿童生活经验的基础上拓展他们的意义场域。”

【课标根据】

《义务教育品德与生活课程标准(2011年版)》提出学生需“动手动脑、有创意地生活”,本课根据第4条“能根据需要动手做简单的道具、小模型、小物品等来开展活动”和第5条“能积极地出主意、想办法来扩展游戏或推进活动”而编写。

【教学目标】

1.了解并且体验我国的新年习俗,感受新年的快乐与喜庆。

2.了解各民族、各国的不同习俗,懂得尊重不同民族、不同国家的风俗。

【学情分析】

 一年级的学生有过新年的经历,但大部分学生对穿新衣,收红包,放鞭炮,开联欢会的经历有印象,不了解过年的习俗、礼仪。同时,因为阅历有限,对于少数民族、世界各国用自己特有的方式过新年了解不够,要根据实际拓展。

【教学重难点】

1.教学重点:了解并且体验新年习俗。 

2.教学难点:充分感受到新年的快乐和喜庆的氛围。

【教学方法】

主要使用课件展示法、情境教学法等教学方法,老师用图片、视频、绘本等方式,让学生了解新年的风俗和礼仪,感受到新年快乐和喜庆的氛围。

【教学准备】

多媒体课件制作、音频、视频、心愿卡、心愿树、春联

第一课时

【教学流程】

儿歌导入

1.教师播放歌曲:《Happy New Year》,学生跟着节奏拍手哼唱。

2.师生交流,发现是有关新年的歌曲。

3.教师揭示课题: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和新年有关的知识吧!

4.相机板书:15.快乐过新年

(设计意图:用歌曲激发学生兴趣,引入欢度元旦的情境中,揭示课题。)

活动一:节日放大镜

1.教师设疑:元旦、春节分别指哪一天?能在日历上找出来吗?(出示日历)

2.学生交流,在日历上找到对应时间。

3.教师点拨:新历新年的第一天叫“元旦”。“元”是开始、第一,“旦”是太阳升起。

(设计意图:交流中能区分元旦和春节,并在日历中准确找到。)

活动二:童年时光机

1.教师设疑:回忆一下,幼儿园的时候是怎样过元旦的呢? 

2.学生小组讨论交流。

3.教师指名分享。

4.教师总结:你们真是会体验生活的好孩子!老师也感受到你们的快乐了。

(设计意图:调动学生的生活经验,让学生感受新年的快乐气氛,在活动中提高学习兴趣。)

活动三:普天庆元旦

1.学生思考回答“在世界各地,你们知道他们是怎样庆祝活动的吗?”

2.教师出示书本60页图片,提问:每个国家分别举行什么庆祝活动? 

3.学生小组交流后举手回答。(伺机板书:幸福,快乐)

4.教师出示搜集到的其他国家的庆祝活动图片,并简单介绍。

5.学生交流最喜欢的庆祝方式。

(设计意图:通过书本、图片、视频,学生交流分享,了解各国庆祝元旦的习俗,体会元旦的快乐、热闹,感受人们新年追求美好的愿望。)

活动四:联欢欢乐多

1.教师出示课本第61页情境图,设疑:图中的小朋友为联欢会做什么准备?

2.学生举手回答。

3.教师设疑:“我们班里也要举行联欢会了,你可以做哪些准备呢?”

4.学生小组讨论并汇报。(伺机让个别准备表演节目的学生即兴表演)

(设计意图:学生先在图中体会他人的准备,再参与讨论、策划元旦联欢会,调动学生的积极性,让学生乐于与同伴合作、交流。)

活动五:新年愿望树

1.教师设疑:元旦到了,大家都有自己美好的愿望。说说你的新年愿望是什么?

2.学生写在心愿卡上,交流分享,并贴在心愿树上。

(设计意图:让学生说出新年愿望,对元旦的到来充满喜悦和憧憬,对生活充满热爱。)

课堂总结

今天我们不仅了解了世界各地的元旦庆祝活动,还策划了联欢会,写下了自己的心愿,让我们再次唱起《Happy New Year》,期待新一年的到来吧!

(设计意图:歌声中升华快乐的情感,感受新年的喜庆热闹。)

【板书设计】

15.快乐过新年

幸福   快乐

第二课时

【教学流程】

复习导入 

1. 教师出示儿歌:上节课我们了解了元旦,这节课我们一起快乐过春节。还记得学过的儿歌《春节童谣》吗?大家拍手读一读。

二十三,糖瓜粘;二十四,扫房子;

二十五,冻豆腐;二十六,去买肉;

二十七,宰公鸡;二十八,把面发;

二十九,蒸馒头;三十晚上熬一宿;

初一、初二满街走。

2.学生拍手读儿歌。

(设计意图:读儿歌导入课题,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。)

活动一:团圆过大年

1.教师出示绘本:春节到了,小丽特别开心,因为她的爸爸回来了!听绘本故事《团圆》。

2.学生听绘本,交流春节习俗,知道春节有包饺子、穿新衣等习俗。

3.教师小结:春节是一年里最温暖的日子,在外工作、学习的人都会回家与家人团圆。(板书:团圆)

(设计意图:挖掘教材中过春节阖家团圆的传统习俗,既符合一年级学生喜读绘本的特点,又结合了教学内容,提高教学实效。)

活动二:年前喜洋洋

1.教师设疑:春节快到了,过年前要干什么呢?看书本62、63页插图,看看图中描绘的是什么习俗,哪些是过年前的习俗?

2.学生看图、交流,了解贴对联的习俗。(教师相机出示春联,指导读对联方法,并指名上台贴对联)

3.教师提问:你知道年前还有哪些习俗吗?

4.学生交流中知道年前有家家户户大扫除,穿新衣等习俗。

5.教师播放年前街道、公园、家庭的图片,让学生感受春节的喜庆气氛!(放幻灯,配乐《新年喜洋洋》)(板书:喜庆)

6.教师小结:春节前全国各地洋溢着喜迎新春的欢乐气氛,多喜庆呀!

(设计意图:通过欣赏春节前商场、公园等图片,感受春节的喜庆和热闹;通过了解过春节贴对联、穿新衣等习俗,激发学生了解新年习俗的兴趣。)

活动三:年饭有学问

1.教师出示年夜饭图片,学生欣赏丰富的年夜饭菜式。

2.教师设疑:人们为了来年有个好意头,会根据这道菜的谐音取个好听的菜名。请你猜一猜,这些菜叫什么名字?(出示菜式、菜名,让学生选择)

3.学生根据菜式选择菜名。

鱼(年年有余)  生菜(生财有道)  腐竹(富贵吉祥)

4.教师小结:

(设计意图:学生通过了解年夜饭的寓意,传统民俗文化深深地植根于学生的心里。)

活动四:拜年有讲究

1.教师设疑:大年初一到了,全家人都穿上了新衣服,跟爸爸妈妈去拜年。你们知道怎么拜年吗?(用红包在课堂创设拜年的情境,红包内装着祝福语。)

2.学生学习拜年对象不同祝福语也不一样,与老师模拟作揖和演一演礼貌拜年的过程,感受拜年的快乐。

3.小组内互相拜年。

4.教师活动:原来拜年还有这样的礼节和讲究呢!你们学的真棒!

(设计意图:学生通过模仿学习拜年的传统习俗和礼仪,知行合一,既增强了课堂的生动性与趣味性,又让学生学以致用。)

活动五:各族乐滋滋

1.教师过渡:很多民族还有自己的传统新年,大家的过法也不一样呢!

2.学生看课本64、65插图,选择最感兴趣的民族过新年方式小组内交流,最后全班交流。(教师相机出示视频或图片补充介绍)

3.教师设疑:这些庆祝春节的方式真有意思,你还知道其他民族的庆祝方式吗?

4.学生交流各民族过春节的习俗。

(设计意图:通过看图片、交流等方式,感受各民族庆祝春节的方式不同,引导学生尊重不同民族、不用地域的节日文化。)

课堂总结

1.教师归纳:过春节开心吗?这节课我们了解了春节的风俗、礼仪,感受到春节的团圆、喜庆。让我们在歌声里分享新年的快乐吧!(播放《过新年》)

2.学生在音乐声中结束学习。

【板书设计】

15.快乐过新年

团圆  喜庆  

    

【教学反思】

学生对元旦、春节有一定的生活经验,对春节放鞭炮、领红包、穿新衣等习俗也有较浓厚的兴趣,但对于过节的一些传统礼仪,如春联的读法,拜年的祝福语,大部分孩子的认识还粗浅,要在课堂中进行点拨学习。一年级的学生注意力容易涣散,教师要更多关注学生在课堂上的听讲、发言习惯,活动的区域不宜太广。

扫一扫在手机上阅读本文章